南機場公寓 文化地景田野調查 基本內容

.地景類型

1. 台北市早期因公共工程拆遷問題與國民住宅政策而生成的二十三處整建住宅,其中以日治時南機場一帶比例最高,而南機場一、二、三期又是整宅的濫觴。

2. 每個大城市多會有所謂的貧民窟或具貧民窟意象的地方。台北市的二十三處整宅是為解決公共工程拆遷戶的問題,於是成為集合具社會邊緣性的拆遷戶公寓,以小坪數處理整宅空間,空間需求不足開始搭出違建,環境在市場上現今已經淪為台北市貧民窟的角色。

3. 違建整建住宅違建。在這裡需要把違建另外強調出來,是因為就基地空間內涵或外觀形式來看,南機場整建住宅的違建是在討論此處時不可避談地景元素。

二.位置與區位(與台北整體關係)

南機場公寓主要為民國五十二年到六十年間興建的一、二、三期整建住宅。位於台北市西南隅,中華路二段與西藏路交叉口一帶,處於新店溪匯入淡水河的河曲附近。包括在舊時的加蚋仔地區範圍之內(以文化地景角度看,因歷史地理的脈絡相關)。現今行政區域屬台北市中正區與萬華區交界(一、三期為中正區,二期為萬華區) ,是北市最大的國宅區內。中正區鄰近南海學園,萬華區則近青年公園。

從地圖上可以看見加蚋仔包含在台北市沿河濱這類地緣上具有先天邊緣特性的地區。我們知道在台北市發展過程較早是凱達格蘭族雷里社傍水聚居的聚落,漢人的移墾逐漸由這類水路陸路交界的地理條件,形成河港市街,後來在都市擴張和河港條件的沒落,加上現代的河川溝渠化利用與防洪工法,原有的繁華在整體都市發展相對下漸次轉成都市的陳窠,再回到邊緣地區。然而仔細的經過地圖比對土地使用的變遷過程,在加蚋仔的河濱一帶在早期級因低窪易淹水而限制了發展速度,有清時最盛僅依附大稻埕的茶業而經營用來烘培花茶的香花田,其餘要嘛菜圃、麻竹園,不然就是荒地(周素卿、高傳棋,1996),南機場一帶也是農作、荒地居多,日據時徵收作練兵場與疏散機場平時也是荒埔一片,戰後軍方接管也因洪水問題還一度定為禁建區,直到國民政府遷台形成眷村區、政治移民違建區,自脈絡來看從「自然邊緣到人文邊緣」可以說是此地的區位特性,也一直是目前為止土地利用的基調(劉美琴,2001)。

早在50年代公寓剛興建時此區在位置上仍是台北的邊僻角落,至民國61年的「萬大計畫」,交通上加蓋新闢西藏路(原特三號排水溝),開通中華路、萬大路,拓寬和平西路、西園路,建設光復、華江、華中三座橋使得這個地區(南機場所在的南萬華)一帶成為板橋、中和往返台北市的重要門戶。也因房地產價格因環境品質而不高以及交通便捷,位置又近台北市中心的區位條件下,便作為一波波城鄉移民的重要(過渡)遷徙地。另外地近萬華療養院與和平醫院以及青年公園,故造成獨居老人聚居。

三.地景形塑的過程(文獻+訪談)

此地為新店溪匯入淡水河沖積出來的河曲處,地勢低窪常為溪水洪氾,早先為親水性原住民凱達格蘭族雷里社活動,在清康熙開始有泉州同安一帶漢人移墾。當時此地始有「加蚋仔」之稱,據說為平埔族語中「沼澤地」之意。加蚋仔地方形成六個農業庄頭,現在的一、二、三期整宅為當時崁頂庄部分。

在有清、日治時皆因身處洪氾地而在村落發展與都市改正計畫上仍是此一帶主要的旱田型態或荒埔。日治中期開始分四期徵收80幾甲作為機場,這裡開始稱「南機場」。南機場並非正式機場據文獻所言僅是一片荒埔作疏散機場,平日為日本陸軍的練兵場,所以又稱「陸軍埔」。

二次戰後由軍方接管,近50甲土地移轉至所屬國防部的各單位使用(另餘20幾甲則成為高爾夫球場,至「萬大計畫」改建成現今的青年公園),並形成近三十個眷村成為全台最大的軍眷區。國民政府撤台後又帶來大量政治難民,與民國5、60年代城鄉移民(多半與特定事件有關,如1959年的八七水災致使中南部受災嚴重,原本已經困頓的的鄉民,)在眷村間自行搭建棚戶、木屋又成為最大的違建區。

現在的南機場一、二、三期整宅原是這一大片軍眷村、違建區間的空心菜園與垃圾堆置地,而西藏路是一條在清時稱「無尾港」,日時稱「赤池」的水道,後來溝渠化再民國時稱「特三號排水溝」,中華路一帶則有一片池塘(空心菜藉此而生)。

1962年歐伯、愛美兩個颱風使得台北市西南隅受災嚴重,市政府開始興建「雙園」、「水源」堤防,為了安置堤外的違建戶,市府於民國52年於陸軍管理的南機場地區崁頂段206號土地10154坪作基地興建11棟五樓「平頂連棟鋼筋混凝土清水紅磚樓房」的一期整建住宅,民國53年完工,定名為「南機場公寓」,又稱忠勤社區。(高傳棋,1997;周素卿,2000)

民國56年台北市奉行「住者有其屋」政策,並執行年度國宅興建計畫,在先建後拆的原則下優先配合違建整建四年計畫,洽請軍方撥用南機場陸供部管裡位於一期整宅對過的2500坪土地,用作安頓三軍總醫院新建院址及其他地區違建拆遷戶的整建基地。興建一座「鋼筋混凝土架構磚造五樓連棟環形中間走廊式建築物」為二期整建住宅,隔年完工,取名忠恕社區。開放的地下層設為市場附有停車位,現在位於二期整宅地下的南機場市場是由忠義國小現址遷去的。

民國60年,利用一期整建剩餘部份基地,興建一棟「鋼筋混凝土架構磚牆連棟環狀六層公寓式住宅」為第三期整建住宅,以安置開闢中華路連貫水源路段與特三號排水溝工程的違建拆遷戶。(劉美琴,2001)

民國62年後北市府在行政院主導下施行「萬大計畫」、「巷清計畫」,開通中華路加蓋西藏路,興建華中、華江兩橋,以及拆除違建拓寬一些既有巷弄為街道,改建青年公園,並實施違建整建國宅政策,此之後漸次興建許多高層國宅社區,或由原眷村改建或由違建整建,如今已成南機場一帶的自明性地景。

四.地景特質、地方感描述(文、圖)

  1. 違建城(違建整建住宅違建)。違建已經成了公寓建物最清晰的表情(尤以一、二期為甚);不論是街道上的外觀或是樓梯間防火巷,都自建物的每一戶樓、窗或多或少或穿透或密封有機的長出各色量體的違建。違建及走廊、樓梯間雜物堆置,使得有機的形式成了這裡主要的表情之一。可以在圖面上試想每一戶人家,空間侷狹於是又在原先的違建上繼續增蓋違建,最後甚至連通到對街的違建上,挑戰營建技術及法規,生活掙扎的痕跡堆累成一個城市中沒有街道的城市。
  2. 自中華路二段上可以看見當地人所稱的「飛天旋轉樓梯」。一期公寓最大的特色即在每一棟公寓分作兩棟建物量體以四座旋轉樓梯連結,除一樓沿街面外其餘住戶皆自防火巷由樓梯進入。樓梯的形式是當年實驗歐美建築新工法來的,剛建之初樓梯中間支柱是中空的,當時用作垃圾收集,每戶人家倒垃圾時自樓梯間往中柱開口丟下,在一定時間由清潔隊員經過防火巷一個一個樓梯收走。如今丟垃圾的開口已封起,但由於樓梯間的開放性及通風、採光,依舊是居民社交相當主要的地方,致使旋轉樓梯如今在建物外觀、居民生活仍是關鍵的空間元素。
  3. 福建有許多在當時為了防禦而形成的圓(土)樓建築形式,建物對外形成堡壘城樓,對內則是大家族宅院。南機場二、三期整宅的形式所構成的氛圍,以及裡面所住雖是來自各地的市民,但由於住民屬於類似的社會階層,讓人作了圓樓的聯想。
  4. 二、三期整宅建物形式不同於一期因旋轉樓梯結構出來的開放性。建物封閉、內向的建築形式,環境幽閉形式有機(讓人聯想到港片中地狹人稠的公寓景象),尤其二期整宅中面對中庭的一樓有各式食、衣商店以及神壇,地下室更有南機場市場及軍公教福利中心,也有外面的人進來採購。有一種城市中的城市的地方感。
  5. 二、三期的建物每層樓都以走廊連通每一戶。二期的與三期部分的中間走廊,除了沿牆堆放雜物,衣架稀落的晾衣褲,結了蜘蛛網的管線、電表,昏暗閃爍的日光燈影,偶爾會有空洞的回音,建物從外觀破敗到走廊,只有室內各戶的裝潢感覺可居。
  6. 三期整宅部分走廊是以陽台連通的形式,會看見類似眷村間的巷弄裡的生活畫面,三姑六婆聊天,兼而洗衣、晾衣並看顧小孩,小孩或騎三輪車或來回奔跑追逐嬉戲,這樣的場景像是被營建技術從地面上給一層一層的疊起來。一種社區居住空間所營造的鄰里關係的集體記憶成為可能。
  7. 環境品質(建物斑駁、違建充斥、防火巷髒亂、夜市的噪鬧…)與小坪數整宅在台北的房地產市場機制下定義了城市低收入戶居住區,加上傳媒的報導多強調環境的惡劣與居民的社會階級,致使貧民窟成為南機場最鮮明的印象。
  8. 很多人對南機場的印象除了青年公園、國宅之外就是夜市。目前型態有些許類似觀光夜市,不過規模不若所謂觀光夜市,所販售內容結合了整宅一樓的餐館,形成全是小吃攤的夜市。南機場夜市的存在一方面是南機場髒亂的根源,一方面卻是人氣活絡不致凋蔽的表象。

五.地景主體(人或其他元素),主體的地景認同,故事與事件

地景主體分做兩部分;人與公寓本身。

人多為社會邊緣性族群;政治、城鄉移民,公共工程拆遷戶,低收入戶,夜市…

老南機場人偶而會談及他們現今等待更新改建的公寓,曾有著風光一時的歲月,那樣的記憶是一種認同,雖然更常是一聲嘆息。

邊緣的社會條件與空間體質,從里長口中的「巷子比房子大!八坪十二坪的房子怎麼住?!現在比較好了,以前還有一戶住8個、10個人的。」空間不敷使用的無奈。於是導致違建林立,違建本是台灣建築使用的陋習,只是在空間高密度使用的南機場公寓,更容易造成危害。後來發生違建掉落事件「賀伯颱風那次,305巷16號五樓在六樓的違建整個飛下來,313巷那邊的21號3樓搭蓋出來的違建,也整個掉到一樓!」。夜市的環境問題「就是賺這裡的錢,再把垃圾往這裡頭丟……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這夜市沒有設置半個垃圾桶!」,「夜晚有在小吃攤喝酒的人醉了就直接在防火巷裡大小便」。在在說明了社區裡空間意象與人的認知在破落上的契合。

里辦公室所辦的「畫我社區」兒童繪畫比賽的作品中,可以看見兒童記憶中的社區或對社區的想像,圖中出現最多可供辨識為南機場公寓的場景是夜市,上百幅圖畫中只見一幅繪有旋轉樓梯。對兒童而言小時候已存在的熱鬧夜市是地景中最鮮明的部分。

不過我卻無法確定南機場夜市在我們談論南機場公寓作為文化地景時是不是也算主體之一,因為夜市的方便熱鬧形成一部份人對南機場公寓的認知(也有一些家庭、獨居老人不開伙,都吃南機場夜市),而它也確實是南機場明顯的地景元素,甚至這樣的非正式經濟活動已滲溶在社區的社經結構之中(劉美琴,2001),然而有另一批人則考慮了住宅環境品質問題,欲將夜市在未來社區發展上置之於外。

一般環境窳陋的老舊社區在談認同,多半是面臨外來危機或者內在的再發展壓力,南機場公寓目前則面臨都市更新的議題。

都市更新以里長辦公(服務)處為中心進行,據里長與當地居民說目前意願不到半數,除了居民看不到實際規劃成果,而無法想像里長心中的願景如何被落實之外,社區中老人佔相當比例也是一個原因。老人家年紀大了,住久了習慣了,心裡總想再住也沒幾年,只求安定。

不過如此的公共議題在目前的操作上,作為中心的里辦公室推動的力量完全聚焦在更新改建的程序與共識凝聚上,對居民的社區認同實在沒有太多照顧。

在訪談中問起關於對作為地景的公寓本身的認同與情感時,「旋轉樓梯搬東西好搬」,「防火巷通風採光好啊」,「…以前丟垃圾方便每戶只要從各層樓梯間的中空柱丟下,清潔隊員就從防火巷一處一處收走,現在不是了,都封起來了。」,「我們這邊的走廊還不錯,附近鄰居有互動,小孩子跑來跑去也還安全。二期那邊就不行了,又悶又暗的。」,「我們空間小啊,你看每戶家裡洗衣機都放外面,走廊就當陽台晾衣服。大家洗衣服晾衣服久了就三姑六婆。」,「…三角形的格局而且規模小(三期整宅),以前小時後我同學住對面只要對著窗子叫,他就過來窗邊我站在這邊的走廊就聊起天來,一起興還乾脆跑到對方家…」。居民的談話間偶而迸出一些整宅空間模式語言的生動之處。

六.人對地景的干預及人於地景上的活動模式(不同時間不同主體)

  1. 整宅、國宅在都市中資源分配過程所扮演的角色有著臨時性住宅的特性,所以人口的流動性相當的大。
  2. 因為每一戶都只有8、10、12坪,空間不敷使用,於是走廊、樓梯間不斷堆置物品,窗戶大多搭出違建。譬如三期的走廊幾乎擺著每家的洗衣機,加上走廊具陽台形式,成了這裡居民的洗衣、晾衣空間,同時也是小孩子的遊戲空間。白天有些家庭主婦就在洗衣、晾衣,看顧小孩時,與鄰家主婦或是閒賦的老人三姑六婆的聊天,晚上偶有三五人家出來吃飯、納涼,於是面向天井的走廊成了生活中的社交場景。
  3. 在一期整宅間有個南機場夜市,早先是民國60多年以來,一些城鄉移民到這來擺設攤位(大概與公寓的興建有關),在中華路開通之後,帶來更大的商機,於是攤販越聚越多。民國75年市場管理處將此處正式劃作臨時攤販集中場,成為附近一帶重要的休閒場所。現在夜市裡頭所販幾乎多為小吃,有些從早上、中午就開始經營一直到晚上12點左右,不同時段同個攤位有不同的小販。現今的南機場擺攤的人幾乎90%不是整宅居民,不過社會成本就由居民承擔,這是目前社區中最大的髒亂源頭。民國75年成立一自治會組織,目前因為環境、回饋問題與里辦公室、部分居民關係緊張。而里辦公室推動組織都市更新的說明會,夜市也會有代表參加。

七.二手文獻關於地景的詮釋

從一些二手文獻裡的訪談記錄中,可以看到老南機場人他們現今等待更新改建的公寓曾風光一時的記憶;當時新建的南機場五樓公寓佇立在一片一、二層違建中,且每戶均有自用廚房、衛浴設備,成為人人欣羨的新型公寓住宅。另外也有些資料提到南機場公寓曾是當時電影拍片的場景。(周素卿,2000)

學術論文有從南機場整建住宅的歷史脈落來思考南機場地區的區位特色;從清朝的農業生產用地(花田、菜圃、竹園…)、日治時期的軍事生產用地(陸軍練兵場、空軍戰備疏散機場…)到戰後轉變為居住用地(軍眷區、移民違建區、整宅國宅區…),地景、經濟活動、人口結構的變化所呈現出的邊緣色彩,認為南機場空間意涵是從自然邊緣到人文邊緣。(劉美琴,2001)

另外也有認為除了國家政策唯一論與空間決定論的粗糙分析,以及認為中下階層的貧窮文化對空間不當利用、維護的階級偏見之外,主張需自社會空間脈絡的延續與轉化,以社會與空間的辯証過程,來討論南機場貧民窟特性的形構。提出兩個當初建好風光一時的高級公寓住宅,為何在不到十年就違建四起呈現破敗,進而回到4、50年代貧民窟情境的主要原因;一是違建整建政策目的在安置違建拆遷戶,反而造成社會邊緣族群集結。另一是借貸問題15年不得轉售的規定與環境品質造成住宅市場下濾,使得社區在附近一帶逐漸蓋起新式高層國宅之後,相對下所形成的住宅次市場中處於最不利的位置,於是一直成為中下(甚至是貧民)階層的臨時住宅選擇。 (周素卿,2000)

大眾媒體則更是強調環境的破敗與社會性的邊緣;「狹窄、陰暗、潮濕加上年久失修,全市23處整建住宅成為都市之瘤」(楊麗雪,青年日報,1994/3/21),「迎面而來的惡臭、窄廊的積水,和漏水的天花板,陰暗的空間堆滿狗籠、廢物,難以想像這樣惡劣的環境,時平空間還能生活五口人家。」(王麗玲,自由時報, 1999/4/11),「進入整宅觸目所及是髒亂、惡臭、陰暗、簡陋和狹隘的環境。而居住在內的住戶更是形形色色,堪以龍蛇雜處四字形容」(楊麗雪,青年日報,1993/11/30)。貧民窟這三個字如今已經是南機場一帶「刻板而真實的意象」。(周素卿、高傳棋,1996)

而90年代末這類帶有世代懷舊氣息與特殊空間氛圍的地方,又開始成為影像媒體的新寵,較令人有印象的是任賢齊的《對面的女孩看過來》MTV及近期的黑松廣告,分別是以三期與一期整宅為背景拍攝。都作為影像媒體的資源,不過兩個年代的眼光背後的意識卻大異其趣。

八.土地權屬,面積

這裡所談的南機場早期整宅面積佔地約2987900平方公尺。

當時的整建住宅在發配上初期每戶都有房子的所有權,不過土地是以土地貸金的方式一坪六百方式向土地銀行貸款過戶,設下15年間不得買賣的規定。當時整建有政府的貸款補助,居民仍需籌20%的自備款由省政府撥貸的80%,以月息五厘,分十五年償還,而對當時中低收入戶為主的拆遷戶,這樣的經濟負擔其實沉重,加上公寓完工後,房價大幅上漲,轉售有相當大的獲利空間,因此所有權在沒幾年間變動已相當大了。一來不黯現代契約觀念的交易方式,再者規避房地產交易的各項稅苛,或者為逃納土地租金故意不繳貸款。如此一來只以私下的一紙讓渡書作憑據,卻未辦理過戶。導致目前等待更新卻產權不清的狀況。(周素卿,2000)

九.目前面臨之特殊議題

民國83年開始南機場整宅與附近一帶早期眷村、違建區劃入台北市都市發展局都市更新地區。不過因為產權不清的問題,進度緩慢,目前由里辦公室推動組織都市更新委員會以申請預算,才可委託專業規劃團隊提出可落實的方案與居民協商。

更新改建還有法令上的容積問題,目前使用容積為300%,而此區土地使用區分為住三,建蔽率不得超過45%,容積率不得超過225%。

另外都市更新的議題上還有居民與夜市的權益問題需要協調。屆時若是拆除重建則施工過程夜市無法經營,所以目前夜市自治會極力爭取補償。還有夜市因為現前環境、回饋問題與里長及部分居民不合,里長所推動的更新計畫,是完全不考慮夜市的,甚至是想藉更新趕走夜市這個南機場髒亂與生氣的淵藪。

不過根據台大地理研究所周素卿教授,在其發表的論文探討南機場貧民窟特性的形構;「民國40、50年代是違建聚集地,民國50到60年代是拆遷居民安置的地方,民國60到75年則市勞工階級居住環境,再自75年到現在則成為低收入戶的臨時住宅…」。這個過程中間雖有國家政策介入,結論是拆除重建未必能解決現今所欲圖解決的問題(居住品質與貧民窟的形象),需更仔細的去理解社區中這樣的負面特性是如何形塑出來的,否則政府都市更新政策的介入,只是又一次如同違建整建政策一般,暫時性的解決實質空間破舊的問題。

§對該地景的一些想像(作為結論)

周素卿教授的論文中,提出的貧民窟形構在於空間與社會之間相互關係與辯證過程。其中主要提到整宅政策的目的在安置違建拆遷戶,以致強化社會邊緣族群集居,以及環境品質與產權問題造成在房地產市場的不利位置,成為中低收入戶、新進城鄉移民與獨居老人的聚居。討論的結果是空間的自然邊緣性導致具社會邊緣性格者聚居,此族群又造成空間過渡使用致環境品質不良,而再影響之後進住者的社會階層。如此一來似乎只要南機場公寓脫不開扮演中下階層臨時住宅的角色,社區就無法自社會結構裡掃出貧民窟空間意象與居住品質破陋的陰霾。

於是城市中是否該有一處低價位住宅社區,作為中低收入戶或新進城鄉移民的過渡性臨時住宅,或者又該如何解決這樣的問題?如果一定會存在,集中不好嗎?至少是解決某些經濟效益上的考量。這個向度也是當重要政策關注南機場時,必須思慮的課題。

面對,我們必須清楚南機場公寓在台灣都市發展過程中,空間涵構上及建物空間形式上的意義與價值。論年代南機場雖不是最早的整建住宅(最早的是建於民國51年14棟三樓的水源路一期整宅。之前因捷運災變地基崩塌,由捷運局賠償補助,現已拆除正在重建。南機場成了現存年代最早的整宅。),卻足以見證台北在都市發展中一個重要的階段。而且南機場公寓(指一期整宅)在台灣建築上有諸多的空前;「當時五樓住家最高,1264戶規模最大,四十萬元建自己污水處理場,全社區設有地下電纜,地面上看不到電線桿。」總總都使我們省思拆除重建無法根本的解決問題,並且會損失建築外觀形式相當也有特色的南機場公寓作為文化地景的資源。

一期整宅據說為民國50年代,在規劃、設計上實驗歐美最新建築工法的作品,旋轉式樓梯(當地人有些稱飛天旋轉梯)成為南機場公寓結構上與機能、形式上最關鍵的量體。「樓梯下有15公分完全無偷工減料的厚實水泥底盤,加上樓梯兩臂力矩平衡的有力拉撐,使生活在公寓中的上萬人口,度過違建過量、地基掏空、921地震等危機,至今仍屹立不搖。紮實的樓梯與底盤實在功不可沒。而且還是視野寬敞、光線明亮、空氣流通的公共空間…」(昭揚規劃設計工作室,2000)。

在未來的重建,使得旋轉樓梯形式與機能再現或轉化,或者採概念式保存的可能,或者甚至只完整保存旋轉樓梯在此條件下做後續規劃設計。可能成為開放空間中的元素,也可能成為更新重建後建物的一部分。

三期連通陽台式走廊使得類似眷村空間中鄰里關係的紋理得以成形,比起一搬國宅在高樓間欲圖安排花園中庭作為聯絡鄰里關係的社交場域要來的有效。並且三期的建物格局的內向性,有一般住宅社區的冀盼守望相助的可能性。另外三期每兩戶就有一個天井以利通風採光,在整宅這樣的空間高密度使用下,必須考慮在建築規劃設計上使力達成居住品質的預期。這些部分的模式語言強化了居民之間的關係,也考慮了高密度使用的環境品質。

在下階段的實質空間規劃設計上需溝通,並儘量觀察原有的空間模式語言,好的生活環境品質,達致社區環境的認同。

 

● 參考文獻

1. 周素卿〈都市貧民窟形成與發展的社會空間歷程:以台北市南機場社區為例〉,國科會研究計畫,2000、9

2. 周素卿、高傳棋,〈舊地圖與都市土地利用變遷;以台北市加蚋仔地區為例〉,《台大地理學報》,1996、11

3. 周素卿,〈台北市南機場社區貧民窟特性的形構〉,《地理學報》,2000、12

4. 高傳棋,《都市邊緣地區小區域歷史地理的重建;以台北市加蚋仔地區的行程與轉化為例》,台大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

5. 劉美琴,《整宅女性的城鄉遷移與定居;台北市南機場忠勤社區整宅之個案研究》,台大地理資源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

6. 吳丹桂,〈南機場公寓興建經緯之我見〉,1999、10

7. 〈台北城的故事系列─萬華區〉,台北畫刊,1992、8

發表留言